原创:小声比比的饭爷
来源:炒股拌饭(ID:fansboss1)
前两天我们还在调侃身边的朋友,说这哥们现在是满仓等暴跌,然后暴跌今天真的就来了。因为之前他虽然已经满仓了,但是场外还有不少钱,没有在3000点左右的低位配进去。所以他前段一直是满仓等暴跌,但是市场不是一直上涨嘛,他一直等不到就很难受。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指数涨了六百点,这时候买还是不买就觉得有点尴尬了。直接无脑买入,又怕一买就赶上市场暴跌回调。一直看着不买吧,又怕就这么一路上去。不过今天真的暴跌来了,这哥们就真的敢逐步买入了么?其实也未必。刚刚问了问他,和预料的一样,他说自己现在不着急了,准备先看看再说。如果这里的调整继续的话,这里就先不加了,甚至可能会选择先减点仓。万一这里大幅调整,那不是就减对了么。这其实是典型的追涨杀跌心态,因为自己内心没有价值的判断体系,所以情绪跟着价格走。看到价格涨了会着急的追涨,看到价格跌了以后又会着急忙荒杀跌砍仓,情绪完全跟着价格走。这里我们其实可以看看市场的实际情况,自上而下把情况看清楚以后,思路就比较清楚了。现在从指数点位的角度看,已经非常接近去年10月8日的高点附近,甚至深综指已经超过了当时的高点。站在技术分析的角度讲,来到这个位置以后,技术上是存在压力的,心理上也是存在一定恐惧的。因为去年这个位置,短时间冲上来以后放了天量。没有充分的换手很难冲过去,技术上这种位置也是压力位。到了这个位置之后,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抛压,如果增量买入的资金跟不上,调整就是大概率事件。从估值的角度看,其实去年底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全部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市场回到差不多的点位,如果你去看估值的话,其实和当时差异并不是很大。比如从全市场PB的角度看,可能比当时稍微高了一点点,但高的程度不算多,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果观察市场的风险偏好,会发现其实和去年十月初时候也差不太多的样子。因为我们看风险偏好一个相对显著的指标--融资余额的话,和去年10月8号的情况也差不多。可以说从融资余额的角度看,全市场的风险偏好相比去年四季度,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如果把从4月8日至今的上涨分成两端的话,前半段是4月8日到6月24日,后半段是6月24日至今。前半段4月8日到6月24日的上涨,是机构资金主导的上涨,尤其是3000点到3400点这个区域。基本是国家的神秘资金,保险资金的增配和北向资金,这三股资金慢慢推上来的。这段时间推动上证综指上行的主力是银行板块,基本是银行稳指数然后各个板块轮动。在前半段4月8日到6月24日之前这段时间,如果你观察融资余额也没啥变化。到6月23日那天的融资余额只有18052亿,几乎和4月8日那天的18054亿相等。但是你要知道到6月24日那天,指数已经来到了3400点之上,达到了3420点。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在市场上涨前半段,也就是4月8日到6月24日这段时间,主要是靠机构和国家队推上来的。而后半段是6月24日至今,增量资金的贡献主要是两融资金,这点从下面东吴证券这张图就可以看出来。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从6月下旬至今推动市场上涨的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于融资盘。截止2025年7月29日,融资余额已经攀升至1.95万亿元,创下自2015年7月以来的五年新高,接近历史峰值水平。也就是因为后半段,也就是6月24日至今的行情,基本都是融资杠杆推动的。所以关于融资余额,还有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从去年10月8号至今,短期高点都发生在融资盘流入加速的时候。这一点尤其在6月下旬机构资金减仓,融资加速流入推动指数上涨这一段会体现的更加明显。原因是除了传统的机构和国家队以及北向资金,增量资金的主力就是这部分融资盘。融资盘加速流入之后,持续性后面一旦开始减弱的话,等于短期增量资金跟不上了。如果再遇到之前套牢的成交密集区,那么遇到回调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要是你对最近的资金流入情况做个统计,会发现从上周开始融资余额的上升,已经开始加速了。上周一融资单日净流入154亿,这个数字创出了今年3月6日以来的新高。上周二又继续流入了151亿,从6月下旬截止到上周五融资余额已经重新回到了19338亿。这个数字距离年内的融资余额最高点,也就是19403亿也就是一步之遥,说明这段时间融资盘的流入开始加速了。然后到7月29日的时候,融资又大幅流入了193亿,这助推融资余额来到五年新高,也就是1.95万亿的水平。融资流入逐步加速,再叠加市场点位越来越接近去年10月8号的前高,可以说这里出现短期调整的概率已经很大了。不过短期调整归短期调整,后续调整完了之后,可能进二退一的节奏依然不会变。因为从财政刺激的角度看,我们看到雅江水电站这样的大项目已经落地了。昨天开年中经济工作会议,国家层面也说后面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可以预见的是,从财政端看的话,后面应该还有其他刺激需求提振经济的办法和手段。除了财政刺激以外,伴随着下半年美联储可能开始降息,我们也会有更大的空间。财政刺激提升全社会整体需求,货币政策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这一切都指向了推动经济和需求的复苏。还是那句话,其实如果判断未来会转势的话,最重要的是低位要配置足够的仓位。可能有不少人都经历过07、15两轮大牛市,和之后高点下来跳崖式的暴跌。初期在牛市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时候,你回头看会有一种感觉是自己生在牛市不自知。然后突然有一天会发现怎么突然就牛市了呢?然后一看自己的仓位只有半仓,严重跑输指数。中间想加又总是犹犹豫豫,不知不觉市场就向上突破新高了,这时候你的胆子突然大起来了。后面再涨一段盈利效应起来,家门口买菜小贩都在讨论的时候,也差不多到了牛顶了这个时候你开始乐观了,也不会想着快跑了。甚至还会加码干一把想着博个大的,然后就亏得裤衩子都没了。这也是为啥我们说,往往熊市不会让人亏大钱,多数人亏大钱基本都是在牛市。所以牛市来了以后要远离那些老股民,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老股民被熊市操练几年以后,都变得非常谨慎。往往低位的时候不敢加,总觉得是不是反弹一下,又要继续往下走了。基本等他们受不了提桶入市的时候,也就差不多快到顶了,这是屡试不爽的经验。当然这里也并没有嘲笑的意思,因为人性就是这样,涨了会觉得还能涨,跌了就觉得还会跌。不然楼市怎么会出现上涨无房源,下跌无刚需的情况呢?其实不光是楼市,所有的投资市场道理都是一样的。站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其实最大的好消息,可能也是谨慎的人依然很多。大家都是边冲边回头,所以短期每次遇到比较大的回调,可能还都是加码的机会。
因为这意味着大家手里,都还有更多的子弹,后续行情大概率应该还会往上。等啥时候估值到了相对高位,市场开始鸡犬升天,大家也开始非常乐观的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时候,可能这时候就到头了。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因素,下半年最需要关注的,是我们和老美那边会不会都进入到货币宽松双放水的状态。这意味着不管国内还是国际市场,流动性又要开始逐步泛滥了,这对资产价格来说是很好的消息。这里牛市到底会有多大可能不太清楚,但短期应该是看不到股灾或者过去几年的大熊市了。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市场,每个人最该做的是制定好自己的策略,相比预测的话,你的对策永远是更重要的。你可以有任何预测或者预判,但是如果和你的预测或者预判不符,该卖就要赶紧卖。毕竟不管赚多赚少,利润能到自己口袋里改善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防杠声明:本篇只是个人的一点片面的、静态的、相对不成体系的一些看法。个人水平有限,不排除观点存在偏见和错误,大家很多东西没必要争论,求同存异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