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将领张治中:从未和我党打过仗,为和平三到延安,官至副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队伍中有很多高级官员迷途知返,毅然决然地脱离国民党,站到了我党和人民的一边。
这些将军曾经在抗日战场为国杀敌,保护着身后的人民,极大地减少了流血与牺牲。
例如陈明仁、高树勋等著名爱国将领,纷纷站到了人民的一边,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也是这样的一位高级将领。
他曾位高权重,却是唯一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将领,甚至为了和平建国多次传达国共两党的意见,希望能够和平建国。
此人便是被称为“和平将军”的张治中,他既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也是我党的革命功臣。
早年参军,深得重用
张治中出身贫寒,与当时很多人一样,为了生存而辗转各地。
最终在安徽丰乐河镇(今肥西县)这里,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获得了一位老板的青睐,在他的手下开始做着算账卖货的工作。
在这期间,张治中利用空闲时间,通过报纸学习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
1911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他在扬州参加了起义,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随后的几年,张治中前往保定陆军学校进行学习,并于1917年参加了护法运动,从而得到国民党高层的赏识。
参加北伐战争后,张治中与蒋介石结缘。战争结束后,张治中就被国民党派往欧洲进行考察,回国便被蒋介石安排进黄埔军校任教。
在国共十年内战中,蒋介石希望张治中能够率军出战,但他却一再反对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
自此,蒋介石对张治中心有不满,便不再让其带兵,将他调往国民党内部,出任闲职。
张治中也对蒋介石大权独揽的做法很有意见,甚至多次上书,这让蒋介石对他也越来越厌恶。
后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让张治中打击很大,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依旧是为了国家的统一而战斗。
这段时间,张治中帮助蒋介石完成了军阀军队的整编工作,但一直拒绝出兵“剿共”。
在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张治中立即上书蒋介石,希望他能够停止剿共,共同抗日,但蒋介石一意孤行,反而对张治中大发雷霆。
在西安事变后,张治中也是一直忙前忙后,争取能和平解决这一事件。
蒋介石回到南京后,第一时间想的便是,要报复共产党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
但在张治中的斡旋下,蒋介石迫于党内与民众的压力,暂时放弃自己的计划。
虽然计划受阻,可蒋介石却没有放弃他“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在1941年抗战最艰苦的这一年,蒋介石开始了行动。
他先是命令胡宗南派遣主力部队向新四军的驻地进攻,对外宣称是新四军企图军变。
这次行动重创了新四军部队,致使我党损失惨重,叶挺被关押,史称“皖南事变”。
得知这一消息,世界哗然,共产党内对国民党的行为十分痛恨,甚至有不少军队的指战员向中央请命,报了这一箭之仇。
为了避免冲突升级,张治中向蒋介石递交了“万言书”,详细陈述了当前反共的利与弊。
蒋介石有心想将张治中撤职,但因其在抗日战场功绩很大,且因为张治中参加革命时间很早,在国民党中威望很高。
无奈的蒋介石,只能将胡宗南问责。但对于张治中,蒋介石也直接让他远离了国民党的权利核心。
胜利以至,和平难留
抗战结束后,张治中再次开始了他的和平行动。
为了能够和平建国,张治中前往延安进行谈判,并通过民盟扩大影响,让蒋介石必须重视与共产党的和平谈判。
蒋介石对张治中心中不满,但当时国民党内部的军队还没有调度完成,只能先进行谈判。
随后,蒋介石3封电报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进行谈判,并要求张治中前往延安去接毛主席。
如此一来,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可谓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了。
张治中最终还是决定再次前往延安,并对共产党保证了毛主席的安全,最终顾全大局的毛主席与周总理,还是带着和谈人员,前往重庆谈判。
毛主席一下飞机,国民党的一众高官就前来迎接,张治中看到蒋介石没有前来机场,便要求与主席同车前往国民党安排的地点。
在欢迎晚会上,周总理找到了戴笠,周总理与戴笠有过交情,希望他能够保证毛主席的安全。
戴笠虽在国民党,但周总理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他能做的也只有尽可能派遣心腹,避开蒋介石进行保护。
军统虽然降低了威胁,但中统却蠢蠢欲动,为此张治中不惜亲身前往中统,对其暗中警告。
为了保证毛主席在重庆的安全,张治中甚至带着自己的家人,搬出了自己的住宅,让主席住了进去。
并让自己的心腹派兵对主席的住处进行警戒,让人选派了一批可靠的人员,身着便装,在暗中进行警戒。
这些警卫甚至被开了特权,如果看到有人企图对主席的住所图谋不轨,可以不用请示,立即枪决。
在毛主席住进去之前,张治中特意检查了家中每一个角落,确定没有监听设备后才安心离去。
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为毛主席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主席在这里通过一封封电报指挥着全局,与蒋介石斗智斗勇。
蒋介石希望能够逼出一个城下之盟,但因毛主席被保护得很好,在谈判桌上又坚持底线,蒋介石已黔驴技穷。
经过43天的谈判中,毛主席为了保证和谈的成功,在核心立场之外,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最终,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和平迎来了曙光。
在一切结束后,蒋介石以细节问题没有解决为由,想要“扣留”毛主席,这时张治中却找到蒋介石,希望能够让主席回延安。
张治中态度坚决,蒋介石却十分生气,随即表示:
“你是国民党的将军,为什么替共产党说话。”
张治中言辞坚决:
“是我从延安将毛主席接过来的,我保证过毛主席的安全,现在谈判完成,毛主席应该回到延安,何况还有周恩来留下来继续谈判。难道是蒋委员长,对毛主席还有其他的企图?”
这一句话直接戳到蒋介石心里,他虽怒火中烧,却也只能暂时妥协,答应让毛主席回去。
但张治中深知,蒋介石不会袖手旁观,为了让毛主席能够安全抵达延安,张治中陪着坐上了飞往延安的飞机。
这让蒋介石安排的特务无从下手,最终也只能作罢。
等张治中回来,蒋介石直接一纸调令,将他调往新疆。
接到“流放”命令的张治中,深知和平一事已不再可能,暗中提醒共产党方面,随后欣然前往新疆上任。
两岸统一,将军遗愿
在新疆任上,张治中释放了数百位共产党员,并为了阻止内战爆发,写下一封长信,为和平做出了最后的努力。
但蒋介石一意孤行,根本不听任何劝告,留在蒋介石身边的人,又都是些溜须拍马之徒。
整个解放战争中,蒋介石的瞎指挥让国民党军官苦不堪言。蒋介石手下的猛将,像陈明仁、高树勋、曾泽生等人,都前后站到人民的这一边。
至于剩下的人很多都难堪大任,像刘峙、顾祝同、陈诚都长于生意,短于军事。
唯一能够得到重用的杜聿明,还在蒋介石一通瞎指挥下被困荒野,最终转进功德林监狱。
蒋介石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但在三大战役胜出之际,张治中还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中国问题,尽可能减少伤亡。
于是在1946年,张治中作为国民党大员,第三次到延安,和共产党交涉谈判事宜,受到了热情接待,被毛主席称为“三到延安”的朋友。
三年后也就是1949年4月,全国形势大局已定,张治中作为国民政府首席代表,前往北平和谈。
在临走前,张治中还是去了溪口,希望蒋介石能够接受和谈,停止战争,但结果并不理想。
在谈判期间,就国民党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周总理几番进行了让步,唯有划江而治,是怎么都不可能接受的。
这次谈判的成果已经很好了,但蒋介石依旧抱着“能划江而治,伺机一统山河”的美梦,拒绝签字。甚至对手下表示:
“文白无能,丧权辱国!”
蒋介石说完,便命令毛人凤前往上海,控制住张治中的家眷。
张治中知道,谈判失败对于自己和国家意味着什么,但作为国民党的重臣,张治中希望能够回到南京复命。
周总理得知后,赶紧找到了张治中表示:
“现在回去,下场你是清楚的。我们已经对不住一位姓张的朋友了,不能在对不住你这位姓张的朋友了!”
看到周总理的态度,张治中也只能说一句:“我毕竟是他们的谈判代表啊!”
周总理知道,绝不是张治中的本意,于是便对张治中说道:“你随我接一位客人吧!”
随着一架飞机缓缓降落,走下来的俨然就是张治中的家人,让他热泪盈眶。
原来早在谈判开始时,周总理已经让地下党的同志,将张治中的家人进行暗中保护,在蒋介石动手前接走了家眷。
冷静下来后的张治中,调侃道:
“恩来,你真会留客!我不走了!”
就这样,张治中接受了周总理的恳劝,留在了北平,并发表《对时局的声明》,宣示脱离广州国民政府。
作为黄埔嫡系核心层高级将领“八大金刚”之一,张治中的脱离,对当时国民党最高领导层,具有很大的震撼作用。
建国后,张治中也为和平解放台湾,不惜奔走数十年,做出了不懈努力。
1950年初,为了让在香港与澳门的国民党残余官兵能回到大陆,张治中带领几位国民党的老臣前往台湾做开导工作。
按照原定计划,他需坐船到一个南海小岛上,与蒋经国、陈诚等台湾高级将领秘密会谈,以方便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
可当天晚上张治中带着家人,住进当地的一个二层小楼后,他却难以入睡,心神不安。
直到半夜两点,张治中接到了叶剑英的电话,只有一句:
“快撤,你们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
得知这一消息,张治中赶紧让家人逃离了此处。
不久之后,只见国民党的飞机就从天上飞过,对着这座小楼扔下了大量的炸弹。
看着满目狼藉,张治中当场连连表示:
“我们全家的命,都是叶帅给的啊!”
这次交流无果后,张治中向台湾的蒋介石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地阐述了利弊,希望蒋介石能够放弃立场,但迟迟没有得到回信。
1964年,为了让祖国完成统一,张治中乘坐了飞往台湾的飞机。
对于这个一直想取自己性命的老上司,张治中没有别的想法,他只想如果自己的牺牲,能够完成祖国统一,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会面过程中,张治中希望蒋介石能够考虑与大陆的问题,为了民族大义能够完成对祖国的统一。
这次的沟通很有收获,但命运没有给张治中,再次飞往台湾的机会。
1969年4月6日,已经有79岁高龄的张治中,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仍不忘自己的使命,告诫子女:
“不论如何,台湾的工作一定要做下去,直到祖国统一!”
同年4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其举行了盛大的遗体告别仪式。
令人可惜的是,这样一位爱好和平的将军,在一生的尽头,还是没能看到祖国统一,抱憾终身。
结语
纵观张治中将军的一生,耿直是他最为显著的特点。
在国民党任职期间,他曾深受蒋介石的认可和重用,但因坚持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为心中的理想而发声,最终被调离了政治中心,甚至为此险些丢了性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张治中将军历任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官至副国级。
但他仍多次涉险,为两岸奔走数十年,坚守着心中的和平。
作为一名将军,面对日军入侵,张治中在上海指挥过军队誓死抗战,但面对内战时,他从没有对自己的同胞举过枪。
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便是为国家安定和平,为人民能够过上好日子,费精竭虑。
等到举国欢庆之时,这位将军的墓前,该是堆满鲜花的场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