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以色列要怎么赢?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11-16 07:35:30 围观 : 评论

来源:新潮沉思录(ID:xinchaochensi)

作者:刘梦龙



以军在加沙军事行动不断推进,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暴行也越来越多。在他们自己眼中,也许是正在犁庭扫穴,杀一儆百。而在外界看来,以色列的膺惩暴巴,就是狂轰滥炸,炸医院,炸学校,断水断电,封锁基本的医疗,生活物资,在全世界面前直播如何制造一场空前的人道主义灾难。


以色列人的种种行径,如今西方稍有良知的人都嘲讽他们是从德国纳粹那捡来了《我的奋斗》,有样学样。而站在中国人的视角,许多人则被唤醒了对日本鬼子的历史记忆。


图片


许多国人是同情巴勒斯坦人的。哪怕从人类的基本良知出发,巴勒斯坦人的深重苦难也值得同情。何况在近代历史上,我们也是饱受侵略之苦的民族。


国人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不难理解,但巴以冲突又确实并不能简单对应到我们的抗日战争。中东是一片寻求现代化失败后的文明废墟,在长期的内外压迫下,中东世界充满了妥协,有限的发展往往是脱节的。这是一个灰色的世界,进步和落后交织,从不是泾渭分明。然而,我们中国人有丰富的历史经验,有进步的,也有反动的。而抗战不仅塑造了今日中国,更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世界。


抗日战争所遗留的历史经验中,最值得宝贵的是伟大领袖同志的《论持久战》。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指导反侵略战争,并取得了全面胜利。虽然世殊时异,我想依然可以结合中国的历史经验,并用辩证的思路来分析巴以冲突,看看这场冲突会如何发展下去。我们以对几个问题进行回答的形式来讨论下。今天的文章主要是关于以色列方面的问题,下一篇文章我们会以巴勒斯坦视角来列举问题。



以色列能打下加沙吗?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就目前局势来看,我认为以军如果还按现在这套做法,是打不动的。当然,这个打不动是指以军不付出重大伤亡,不针对性改变战法,不引进外援,不进行台面下交易的情况下。


图片


俄乌战争已经证明,高科技并不能取代士兵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面对面搏杀。即使有重装备优势,也不能起到一骑当千的作用。目前来看,过去被认为是中东第一强军的以色列国防军,实际上已经蜕变成一支士兵待遇低下,武备废弛,日益家丁化的军队,远不能满足加沙地区高强度城市战的需求。


我们说句不客气的话,以军现在又不是在保家卫国,只是去边境杀戮一群他们眼里不一定算人的异族。何况,这些义务兵平日就待遇低下,只是不得不熬兵役罢了。现在以军中如果还有那种斗志昂扬的下层士兵,十有八九心理是有问题的。这种无收益,有风险的行为,精于算计的犹太人又不是美国南方红脖子,怎么会有积极性?要让这样的军队投入绞肉机式的城市巷战,是指望不上的。


我们从近期不断流出的视频看到,以军在城市战中表现的很不好。目前以军伤亡报告,神似当年的日军,在总伤亡很少的情况下,军官伤亡比例却很高,不时出现高级军官的阵亡。要么,以军在刻意淡化伤亡,只报军官不报士兵;要么以军已经到了只剩军官还有主动性,基层士兵一遇险就抛弃军官的程度。这两种情况,熟悉抗战史的人可能不陌生,当年的日军也都有,而且,越到抗战后期,越陷入游击战泥潭,士兵抛弃军官的情形就越突出。


图片



以军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个人的看法,以军没毛病。大家不妨留意下,冷战后的西方国家军队几乎都有类似转变。从硬拼钢铁洪流的大规模作战体系,逐步过渡为以少量精干陆军打局部冲突,核心力量是精锐空军的架构。所以不是以军出问题了,只是以军随大流了。


冷战时期的西方国家,为维持庞大的常备军事力量,采用了一些统制经济的做法。国家控制社会核心资产,以保障社会服务,维持动员体系,实际上是把人纳入到国家机器的运转之内。


具体到以色列,中东战争时期的以军确实善战。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地面部队,老底子是有苏联卫国战争经历的一批老兵。当时以色列的国有和集体经济成分,在准战时状态是比较突出的,最有名的就是那些集体农场。这种经济结构加上当时团结求存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利于社会动员,适应大规模战争。


但冷战末期,以里根和撒切尔为代表,西方国家全面向新自由主义经济转向。新自由主义经济,突出特点就是国退民进,财富分配有利于社会上层。国有资产不断出售,社会事务交给市场,大资本负担下降,金融市场日益活跃。代价就是社会动员力下降,运行成本增加,社会加快分化。


这在军事上,就是国民组成的大陆军不断削弱,转而依靠少量精锐可靠的高科技兵种作为核心力量。好听点说,是以质代量,减量增效。实际就是社会大分化以后,上层吃相太差,对中下层的收买逐步减少,项目运行成本严重上涨。少量掌握高科技的新时代骑士,数量少,待遇高,易于掌握,也就勉强够用了。


图片


只有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还能靠绿卡兵之流填充战线,顶着不断上涨的运行成本和不断下降的使用效率,通过向全球分摊货币超发成本,以超高军费来维持能支撑局部高强度作战的完整三军。而绝大多数中等发达国家,其国防安全主要靠依托美国的全球威慑力。一定程度上,他们也算向美国交了国防税。


以色列是一个地理上在中东的西方国家,作为西方世界的前线国家,还有天量的国际支援每年稳定输入。少分配给中下层一点,上层多占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冷战后,美军威压天下,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飞快糜烂,针对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基本消失,所谓前线国家的压力陡降。


反正没有亡国之危,天塌下来有美国人顶着。国家上层带头践行新自由主义,为自己牟利。作为微不足道的国民,在个人的层面上也践行新自由主义,把自己摆在第一位有什么错?


以色列的战略环境,导致它必须维持一定规模的填线陆军。但这支军队最大的价值也仅仅是存在而已,那当然是能省则省。以军士兵收入低于社会最低收入,长期装备不足,又没有理想信念去支撑,可不就只能是磨洋工的卫所兵。


不止以色列,你看同样靠强制兵役来维持填线兵的韩军,也是突出一个入伍如入监,本质是一样的。再说,几十年来,以军的主要任务是治安战,美军打二十年治安战,变成了什么鬼样子,以军又怎么会例外?


哈马斯士兵摧毁梅卡瓦坦克的视频广泛传播


以色列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以军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以色列国的问题。以色列现在是深度分裂状态,而且是两重分裂。第一重是显而易见的国民分裂。还有一重,则是统治阶层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隐形分裂。


以色列从长期来看,确实有国将不国之势。以色列国内有正统派哈瑞迪人一百多万,基本不赞成锡安复国主义的主张,还有一百多万阿拉伯裔,也很难相信他们会真心认同锡安复国主义。这些人占以色列全国人口三分之一。一个国家三分之一的国民都靠不住,绝对是要命的事。


当然,这些人过去在政治上是弱势的。就像哈瑞迪人,很多人说他们靠特殊的宗教身份,不服兵役,脱离世俗生活,占了以色列国的便宜。但相应的,他们在世俗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当然也相对低。不过长期来看,这些人在总人口中的占例是不断上升的。而即使是作为以色列国民主体的世俗犹太人,和如今执政的锡安复国主义统治集团,主张也不是完全重合的。


以色列现在掌权的锡安复国主义集团,实际上早没法代表以色列社会的国民主体,只是一个利用多数人的不团结,依靠少数人的极右翼政权。这个属性放大了很多政策上的弊病,比如他必须推行越来越激进的政策,才能讨好基本盘,而这又要加深以色列社会内部的分裂。


大家不要忘记,大洪水行动前,内塔尼亚胡搞得那个司法改革。以色列是一个没有多数党的特殊政治环境,利库德集团能长期执政,都是联合执政,靠的就是小党林立的局面。而这个司法改革,就是通过削弱司法和立法系统,强化议会的权力,增强围绕利库德集团运转的小党们的力量,以便更好推动利库德集团的极端政策。政策越极端,党派越团结,又带动政策的进一步极端化,并筛选出更极端的党派。


图片


这样连续的带偏下来,以色列的政策灵活性就很低了。比如说,美国有明显的衰退迹象,这是外部环境的重大改变。美国人也许还能撑十年,可利库德集团的统治能再维持十年吗?他可能要在三五年内就想出办法来,比如尽快把哈瑞迪人也拉去当兵,充实队伍。比如说,美国人要求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和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那么还怎么维持右翼集团的团结呢,那就只能加快建设犹太人定居点,加紧压迫、消灭巴勒斯坦人。


这些事,从长远来说,也许是迟早要做的。但如果积压到很短的时间,还是基于一家的私利,一股脑去做,那就和隋炀帝北征高丽,南修

运河差不多,肯定要出事,而且要出大事。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作为压榨犹太人的犹太人,典中之典,锡安复国主义者在以色列社会转型过程中,依靠对政权的垄断,必然侵占了大量公共利益。这里我们且不说,在决定国家命运的新社会转型关键期,他们会有什么表现,会不会因为贪婪进一步激化内部矛盾。一旦他们如果失去政权,可绝不仅是影响力的问题。他们在国内和国际长期垄断的利益,也势必不保,甚至要遭到清算。这种失去现有利益,乃至倒算身家的危险,只怕比以色列亡国更让他们害怕。


正常来说,国家既然有分裂的危险,那应该求同存异,上层吐出一些利益,彼此妥协,尽量缓和内部分歧,形成一个新共识。但锡安复国主义者是没法走这条路的,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主要问题,典型的旧时代遗毒,团结进步的阻碍。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当局只能是越发走火入魔,政策越来越激进,最好是把整个国家拖到一条没法回头的死路,让大家只能跟着他们走到底。


图片


所以,以色列在加沙问题上回旋的空间没我们想的那么大。利库德集团为代表的当局,实际上软不下来,硬上去又难以承受代价。甚至,他的一些做法和以色列的国家利益是要背道而驰的。政治上,尤其是进入下坡路的国家,最重要的肯定不是做蛋糕的艺术,而是抢蛋糕的艺术。万一哪天,以色列真不行了,那作为标准犹太人,最合理的做法肯定不是抱团死守,而是分行李,准备跑路。



以色列在加沙问题上还能怎么办?


回到加沙问题上来,以军现在硬打打不动,是不是就完全没办法了呢?很多事情,没办法也要想点办法。如果按现在态势,以色列未来怎么样,我们不好说,执政的利库德集团是没法交待的。


这种没办法的办法,我之前也说了,如果以军不想付出重大伤亡的话,不外乎是困死加沙,使其自我毁灭;改革军事,组织专门的突击部队;请求外援,搞一些死了不算数的人;甚至干脆金弹开路,让对面配合做一些政治秀。办法都是有的,但文攻还是武赫,具体怎么执行,还是要围绕加沙的最终方案来做。


我们要明确一点,不管国际上怎么谴责,以军在加沙杀人,哪怕杀十万人,只要他不搞筑京观之类的行为艺术,国际社会的谴责就是极限,不会有人真刀真枪去管这件事。会对以色列宣战的,比如黎巴嫩真主党,胡赛武装之类,光脚不怕穿鞋,早宣战了。剩下的阿拉伯诸国,不会有人因为这个事对以色列宣战的。以军真正要忌惮的,只是自己打的实在太差,以至于周边诸国压抑不住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不得不有所动作,以免自己的无能反动彻底暴露,搞到自身难保。


图片


从军事力量上说,以军固然很大一部分力量牵制在加沙。但于此同时,美军也集中了庞大的海空力量为以军压阵。美以空军足以震慑周边任何一个国家的大规模战争企图。再说,游击战是一回事,大规模的阵地战又是另一回事。以军确实雄风不在,但周边的阿拉伯诸国正规军,谁又敢说自己还能像当年中东战争那样硬碰硬?


至于加沙,长期被以色列占领,实际上就是以色列在历次中东战争夺取的战利品。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奋力抵抗以色列人占领,是能得到周边国家支持的。但他们被毁灭,也完全在预期之中。周边诸国不会为一个早已经被预定牺牲,并牺牲了几十年的地区大动干戈。你看刚刚在沙特举行的阿拉伯国家峰会,谴谪之外,甚至连象征性的惩以举措都没法出台,内部的分歧和成色可见一斑。


其实,如果以色列上层不是这样摇摇欲坠,必须急功近利,而是花个二三十年,把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一点点挤压,消灭,坚持蚕食战术,那么哪怕加沙死的人再多,也就那么回事,会进入一种被世界遗忘的逐渐毁灭。但这次,哈马斯的袭击,再赶上以色列国内的特殊节点,确实改变了这种局面,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民族的命运。


图片


现在以色列当局面临的压力就不一样了。以军现在的选择不多。一种是和过去一样,快进快出,杀掉大量加沙人,以示报复,再用各种手段消灭一些哈马斯的重要人物,最后宣布胜利,再转入长期封锁。


这么做的好处是明显的,起码还有实现的余地,政策转圜的空间也比较大。当然,现在看,这么做的成本,以军很可能扛不住,也很难让国内满意,势必会动摇上层的统治。


目前,以军似乎有更激进的方案,那就是长期驻扎加沙,靠长期管制,把加沙变成纳粹集中营,通过有计划的杀戮和驱赶,最终瓦解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但以色列已经进入了一个衰退期,这时还指望靠卫所兵一样的以军士兵来维持长期占领?这是政治、经济、军事的三重冒险,很可能最后留下一个无底洞。


再说,就算以军持续高压,满世界搞暗杀,最终消灭了加沙的哈马斯的领导层又如何?加沙什么都没有,只有满心愤恨,又毫无出路,唯一的希望就是和以色列同归于尽的二百多万复仇者。这不过是使加沙崛起新的,更极端与绝望的反抗力量。总有一天,以色列会遭遇比这次大洪水更猛烈的袭击。


图片


大家要理解,加沙的面积只相当一个我国稍微大一点的乡镇。而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也只相当于是一个地级市。这种蜗牛角式的纵深距离,真搞不出什么有效的隔离带。


还有所谓的釜底抽薪之策,就是以色列一度宣扬的,要把加沙二百多万人彻底赶到埃及去。先不说,以军快进快出是一回事,彻底把加沙二百万人赶出家园,这又是另一回事。就目前的局势来看,这在军事上,就是痴人说梦。


退一万步说,哪怕以色列真的赶跑二百万加沙人,把加沙筑垒化又如何?就不说到时难民营里死剩下的巴勒斯坦人,个个身负血海深仇,还要扩散到整个中东。巴勒斯坦人总计有一千万,实际上和以色列人口相当。一半流亡在外,剩下一半分别居住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以色列最多堵住了一个渗透方向,代价是激化了整个中东的反犹情绪,破坏了自己几十年来和中东各国上层形成的默契。


我们可以直白的说,以军在加沙,只靠蛮力是没有办法的。相对理性的办法就是回到原点,和周边的国家进行妥协,做一点糊弄国内的事情。以色列的一切外部问题,其实都是内部问题


目前来看,以军能做的,就是尽量对加沙内部各派系进行分化,一边打,一边拉。与其把精力放在城市战的绞肉机里,不如向美军寻求帮助,在彻底封锁加沙的同时,尽量加强对地道的打击,减少加沙地区的外部输入。


军事终究是服务于政治的,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解决加沙问题,这是解决不了的。明修栈道是为了暗度陈仓。以色列执政当局与其指望一鼓作气解决所谓加沙问题,还不如要利用这段特殊时期,巩固自己的内部统治。


怎么做呢,就是最大化利用紧张的局势,趁以色列社会报复情绪还没消退,各种极端人群还热情高涨,一般社会大众还被裹挟,反战浪潮还没爆发,尽量团结还支持锡安复国主义者的极端右翼,争取美国支持,加快内部清洗。以色列上层统治集团能砍的,最后,最有力的一刀,不是对外,而是对内。


图片


什么叫对内?就是彻底撕下伪善的面具,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不是人,那么,以色列国内的非锡安复国主义者也未必有资格算作国民。要反动,就要反动到底,解决不了外部,那就要向内部下手。正所谓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锡安复国主义者的长久之计,唯有使以色列国内阿拉伯裔成为正式的三等公民,剥夺正统派哈瑞迪人的政治话语权,最终形成一个以锡安复国主义者为顶点,按照依附次序,不断递降的金字塔结构。


这也许会让以色列变成一个自己人囚禁自己人的牢笼,使整个社会严重倒退,动荡,分裂,但内部的统治集团权力就稳定下来了。


以上,就是我对以色列现阶段行动的一些个人看法。当然,还有一些巴以共同的问题。比如以色列虽然看上去无法无天,在美国的庇护下有行动的自由,但这个自由也不是无限期的,而且西方社会这次在巴以问题上,社会舆论也有明显分化。作为另一主角,哈马斯是目前抵抗以色列的中坚力量,可它又只是巴勒斯坦诸多组织的一员,甚至远谈不上代表巴勒斯坦。它要消灭敌人,更要保存自己。


而巴勒斯坦人是中东社会预定的烈士,如今虽然身处绝地 ,但依然要去准备面对自己的未来。甚至是有朝一日,他们真的独立了,那他们的诸多问题才真叫刚开始。限于篇幅,这些,我们都将在下一篇,以哈马斯和巴勒斯坦的角度为主,来继续谈谈。




相关文章

  • 这个锅,由你来背!
    这个锅,由你来背!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北溪管道被炸,幕后凶手是谁,全世界都心知肚明。但凶手不会承认自己是凶手,反而可以借这个机会,适当地制造筹码,把锅甩给别人,最近,《华盛顿邮报》披露了一则爆炸性消息:北溪是乌克兰炸的,而且直接点出了执行人,切尔文斯基。报道声称,切尔文斯基的上级,策划了这一切,而上级的再上级,就是总司令扎卢日内,都怪军方策划的这一切,是军方独走,炸了北溪,泽连斯基不知情。《华盛顿邮报》这则消息之所以爆炸性,在于两点,第一,过于侮辱群众智商,炸北溪需要蛙人、舰船、监控等多方面的配合,还是在远离乌克兰本土的波罗...

    2023-11-16 07:35:34
  • 以色列要怎么赢?
    以色列要怎么赢?

    来源:新潮沉思录(ID:xinchaochensi)作者:刘梦龙以军在加沙军事行动不断推进,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暴行也越来越多。在他们自己眼中,也许是正在犁庭扫穴,杀一儆百。而在外界看来,以色列的膺惩暴巴,就是狂轰滥炸,炸医院,炸学校,断水断电,封锁基本的医疗,生活物资,在全世界面前直播如何制造一场空前的人道主义灾难。以色列人的种种行径,如今西方稍有良知的人都嘲讽他们是从德国纳粹那捡来了《我的奋斗》,有样学样。而站在中国人的视角,许多人则被唤醒了对日本鬼子的历史记忆。许多国人是同情巴勒斯坦人的。哪怕从人类...

    2023-11-16 07:35:30
  • 预判对手的预判:还有什么招?都使出来吧!
    预判对手的预判:还有什么招?都使出来吧!

    原创: 尹国明来源微信公众号:明人明察已获转载授权为什么美国最近姿态放低,身段变软,不再那么盛气凌人,好像开始讲一点道理了?对此最有解释力的还是伟人那句话:“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这句话用来分析美帝,到现在都不过时。眼高于顶、不可一世的美国,最近遇到什么困难,以至于“被逼得不得已”,要做出“讲一点理”的样子呢?主要就是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美国遏制中俄的战略遭遇了很大挫折。在欧洲,通过乌克兰的代理人战争消耗俄罗斯,以及通过美西方的联合制裁...

    2023-11-16 07:35:28
  •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来源:观雨大神经这几天,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中美两国首脑的会晤。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关系从2017年开始就一言难尽,双方的竞争从贸易一直扩展到科技、国家安全、地缘政治等各个领域。现在全世界都乱成一锅粥了,两国能再次坐到谈判桌前,无疑是个好消息。只不过强势了那么久的美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展现出“缓和的一面”呢?矛盾的由来其实在这几年里,很多人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都做出过误判,主要体现在“过于乐观”上。2018年美国刚刚挑起贸易战的时候...

    2023-11-16 07:35:23
  • 营收荣登中国第一,字节超越阿里、腾讯!怎么做到的?
    营收荣登中国第一,字节超越阿里、腾讯!怎么做到的?

    作者:牲产队长来源公众号:牲产队字节跳动已经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之一。曾经的两大霸主阿里集团、腾讯集团均败在了字节集团的脚下。2023年上半年,字节集团实现总营收540亿美元,远超腾讯的414亿美元。按广告收入来算,字节集团已经逼近美国的Meta集团。在今年第二季度,Meta集团广告收入为320亿美元,而字节集团也达到了290亿美元。当初,字节旗下的TikTok风靡美国时,第一个想要打垮TikTok的就是扎克伯格了。可在各方势力的角斗之下,一手主导微软以300亿美元并购TikTok的特朗普,输...

    2023-11-15 20:43:20
  • 缅北电诈,要被一锅端了?
    缅北电诈,要被一锅端了?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11月12日,浙江温州警方发布了一份通缉令,通缉对象分别是:明学昌、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此份通缉令一出,各方普遍认为中国已经打明牌了,誓要铲除缅北诈骗,再加上果敢同盟军的不断进攻,诈骗分子的末日总算来了。那么,缅北电诈真的能被彻底铲除么?我们先来看看果敢地区的势力,也就是网络盛传的四大家族:白所成、魏超仁、刘国玺、刘阿宝。白所成自2010年后,一直担任果敢主席,他的子女都身居要职,老大白应能负责处理政治关系,担任巩固与发展党书记,老二白应苍,担任果敢民...

    2023-11-15 20:43:08
  • 从巴厘岛到旧金山,美国还值得信任吗?
    从巴厘岛到旧金山,美国还值得信任吗?

    作者:戎评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已获转载授权这段时间中美关系成为热议的话题,很多人都在讨论中美之间还有没有必要接触?主要是大家对美国的出尔反尔整怕了,认为拜登的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信,咱们应该拒绝与美国接触。在我看来,人与人之间,如果对方不讲诚信,咱可以断交。但国与国之间,却不能完全套用人际交往的模式。古今中外,国与国之间即使开战,也会保留一个使节互访的通道,用于战争双方的谈判与沟通,而这对于平息战事是至关重要的。中美之间是战略竞争对手,或者如大家所说的,是敌人。我们明知道美国不...

    2023-11-15 20:43:04
  • 巴以冲突可能引发世界大战么?
    巴以冲突可能引发世界大战么?

    作者:周峰 来源:知乎在核威慑被树立起来之前,列强之间最强大的威慑是什么?答案是动员威慑。普法战争里,被欧洲列强普遍看轻的新手普鲁士,通过一套军国民主义的快速动员系统,在人口和工业实力都不如法兰西的前提条件下,通过举国动员,在六周内将30万常备军扩充到120万人的规模。一口气淹没了拥有50万常备军,却没有及时进行动员的法兰西,将老牌欧陆王者法兰西活活打死。从那以后,欧洲工业化国家就意识到了工业化时代,在举国动员体制之下,全面动员战争巨大的破坏力。军国民和全国动员就成为了列强之间的“核武器”,不轻易示人...

    2023-11-15 16:43:27
  • 面对中国,“虚弱”的拜登充满了矛盾和纠结!
    面对中国,“虚弱”的拜登充满了矛盾和纠结!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1)虽然《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媒体依然在“吹嘘”,“是中国需要美国,而不是美国需要中国”,但是,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此时此刻,中美元首会晤在即,美国处在中美建交以来对中国最“虚弱”的时刻,因为,中美两国的综合国力差距是双方自1979年建交以来最小的时刻,中美两国各自发展态势、两国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对比,也是对中国最有利的时刻。2)拜登政府代表了美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从2021年1月20日上台开始,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就一直充满了矛盾...

    2023-11-15 16:43:16
  • 从巴以战争看中美关系!
    从巴以战争看中美关系!

    作者:盛唐如松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已获转载授权加沙的战斗依然在持续激烈进行,不过内塔尼亚胡的口气已经变软,说愿意就人道主义停火进行谈判,而哈马斯那边也不失时机地抛出一根橄榄枝,表示愿意以释放七十名以色列人质来换取五天时间的临时停火。很显然,双方的态度并不是各自表述的,这中间一定有着某个中间人在担任中介这一角色。而这一角色的扮演者大概率是卡塔尔。这个和以前一向以埃及担任和平中介角色的传统不同,埃及似乎已经无法胜任这一角色,于是,一向在海湾地区长袖善舞的卡塔尔就成了这一角色的最佳人选。卡塔尔属于伊斯兰逊...

    2023-11-15 16: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