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放大招!印度未来是“大一统”还是大分裂?
原创: 后沙 5月7日的印巴空战结束后,5月10日,英国路透社就披露了一则消息,莫迪政府计划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加入种姓详情。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争议极大的动作,因为种姓制在印度1947年独立之后,就被认定是一种极其愚昧落后的社会制度,是阻碍印度发展的枷锁,因此,印度在宪法中将其废除。 既然种姓制是非法的,那么,印度历次人口普查(每十年左右一次)就都不再统计种姓信息。 否则,就与建国宗旨相违背。 印度人在出生、就学、求职、结婚……等相关法律文件上都不需要填写自己的种姓信息。 然而,印度各地仍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种姓观念,处处带着种姓因素。 比如说婚姻,同一种姓之间结婚叫“顺婚”;非同一种姓叫“逆婚”。 “逆婚”又分两种: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可以接受,只要女方给得起足够的嫁妆;但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那就会出人命。前些年,有位低种姓男职员娶了高种姓女子,就被女方家人活活烧死在车内。 求职也一样,低种姓经常会被直接拒绝。虽然可以去打官司,控诉对方歧视,但往往无济于事。 但印度又自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全球最大规模的投票选举,足以证明印度“人人平等”。 一边是近在眼前的种姓歧视;一边是自欺欺人的“自由民主”。 印度就这么浑浑噩噩地混了几十年。 这么混着也就罢了,但莫迪却要开历史倒车,打着“平等”的旗号去搞种姓普查。 印度内政部长沙阿在6月份宣布此事时,就宣称这是“历史性的举措”,为的是“赋予所有落后阶层经济和社会的平等权利”。 现在大多数邦都已经开始统计,克什米尔等地将在10月1日开始。 莫迪开历史倒车,是想利用印度教民粹主义来实现“大一统”,包括中央集权、语言、文字、文化等。 而印度教的基石就是种姓制。一旦种姓普查完成,就意味着官方承认了种姓的合法性,婆罗门神棍几十年的期盼终于要实现了。 有人会问,印度为什么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都无法铲除种姓制?以至于给莫迪留下开倒车的机会? 因为印度就是一个矛盾体,制定宪法草案的政要和议员们,嘴里说的都是“自由民主、公平正义”,但从来没有被落实过。 大多数政要和议员都是高种姓,革命,怎么能革自己头上? 尼赫鲁极力主张废除种姓制,但事情到了自己头上,他也是要捍卫自己的婆罗门种姓。 他的女儿英迪拉在英国留学回来后,决心嫁给一位非婆罗门男子费罗兹·加汗吉尔,尼赫鲁就不同意。 直到费罗兹加上甘地的姓,甘地是古吉拉特的婆罗门,这桩婚事才得以完成。表面是英迪拉随了夫姓,实际上是她老公为了她改姓。 所以,印度历届政府都没有决心在社会上铲除种姓制。 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存在,根子还得从甘地说起。 种姓制的根本问题 一般认为,印度种姓制度起源于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他们将部落制与吠陀教结合,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逐渐建立了种姓制。 第一等级,婆罗门(宗教祭司); 第二等级,刹帝利(武士官员); 第三等级,吠舍(平民、商人);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 还有被剥夺了种姓地位的种姓--达利特(贱民) 种姓制的完善和巩固,是随着职业分工的细化而进行的。 在四大种姓之外,各地区又有相应的亚种姓,在部落里再细化。 种姓制在历史上曾受到了佛教和耆那教,还有阿育王的挑战,但最后都是印度教获胜。 尼赫鲁掌权后,放弃了甘地的改良思想,在宪法上否定其合法性。 但是,最根本的问题--土地,尼赫鲁无法解决。 尼赫鲁是有一些雄心的总理,他决定将土地进行再分配,他限制了高种姓个人拥有土地的面积,并废除柴明达制度。 政府则帮助低种姓(农民)购入“多余的”土地。 但是,那些拥有数万、数十万英亩土地的高种姓,在政策还没有宣布的时候,就已通过高种姓政客获知了这些机密。 他们立刻化整为零,将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兄弟、子孙,如果还有得分,就在高种姓之间分配。 印度《新土地法》颁布后(个人土地最大面积不得超过50英亩),北方邦高种姓集团通过化整为零手段,再加上提高限额法案(议员都是自己人),到了1959年,他们竟然保留了98.2%的土地;拉贾斯坦邦,保留了72%,其它各邦的高种姓基本都在80%左右。 印度的土改,就这么糊里糊涂地结束了。 土地拥有权,是高种姓世世代代剥削低种姓的最有力武器,而印度教又是固化这种不平等的精神锁链。 印度人早晚会有一部分人觉醒的,毕竟,印度左翼武装、锡克人等等,他们早就想单过了。 莫迪强化种姓制,想用宗教凝聚人心,实际上是在饮鸩止渴。 “大一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但大分裂会来得很快。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