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特朗普要大搞“国有化”!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8-25 07:20:10 围观 : 评论

作者:风雨如歌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

当地时间周五,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宣布了一则爆炸性的消息:美国政府已获得英特尔10%的股份,成为了英特尔的第一大股东。

此次被纳入入股考量范围的,并非仅有英特尔,三星也在评估之列。在美国这个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特朗普竟然要大搞“国有化”,明显违背了祖宗之法。

那么,这一极不寻常举措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

拜登执政期间,为扶持本土芯片制造,美国国会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简称《芯片法案》),计划向芯片生产企业提供总计390亿美元的专项补贴。

但这一法案始终遭到特朗普的反对,例如今年3月,他就在国会演讲中直言“《芯片法案》是个糟糕透顶的东西,应该废除”。

若《芯片法案》真被废除,失去补贴的吸引力,相关芯片企业不愿赴美建厂,该怎么办?

对此,特朗普早有应对之策。

他表示“让他们(芯片企业)面临25%、50%甚至100%的关税压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钱建厂,没必要给补贴”。

在他看来,加征关税逼迫企业赴美建厂的效果,远胜于直接发放补贴。更何况以美国当前的财政状况,几百亿美元的补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然而,《芯片法案》已获国会通过,废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特朗普只能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已获得或有望获得法案补贴的芯片企业,要求它们接受美国政府的入股。

按照卢特尼克的表述,政府入股的具体比例,将以“企业获得的补贴资金与自身市值的比值”来计算。

以英特尔为例,英特尔可从《芯片法案》中,申领约109亿美元补贴,而该公司当前市值约为1028亿美元,补贴金额恰好相当于其市值的十分之一。

美国政府据此获得英特尔10%的股份,超越了持股8.92%的贝莱德,成为新的第一大股东。
三星获得了47.5亿美元补贴,目前,其市值约3212.64亿美元,按上述公式计算,美国政府将获得三星1.56%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持股1.65%的李在镕。
有人说,这些企业能不能不接受?对此,美国政府有的是办法。

最简单的一招,便是停止发放《芯片法案》的补贴。

尽管法案由国会通过,无法轻易废除,但补贴的具体发放工作,由美国商务部下属的“芯片计划办公室”负责,这就给了政府操作空间。

从企业提交的材料是否合格、是否具备申请资质,到芯片生产进度是否符合法案规定,每一环节都可严格审查,想从中找出些许瑕疵并非难事。

只要有一点瑕疵,就别想拿到补贴。

即便企业的申请毫无瑕疵,也未必能顺利拿到补贴,卢特尼克完全可以对“芯片计划办公室”动手 。

今年3月,他解雇了该办公室30%的工作人员,剩余70%的员工随时可能走人,若办公室被彻底裁撤,企业连申请补贴的对接人都找不到。

而这笔补贴,对英特尔还是挺重要的。

2024 年,该公司巨亏188亿美元,2025年亏损态势仍未扭转,仅上半年亏损就超过37亿美元,至今已连续六个季度陷入亏损。

面对巨大的经营压力,CEO陈立武不得不降本增效,在全球范围内裁员两万人,并取消了在波兰、德国的建厂项目。

眼下,《芯片法案》为英特尔提供的109亿美元补贴,还有一半尚未拨付。对深陷亏损泥潭的英特尔来说,若不接受美国政府入股,这笔钱便拿不到,无疑是雪上加霜。

无奈的英特尔,只能同意入股。

对于三星这种“非美国企业”,直接入股有难度,但特朗普可以加征关税,逼迫他们要么接受入股,要么通过其他途径(比如加大投资美国的力度),满足美国政府的诉求。

总之,不脱层皮,别想过关。

事实上,美国政府“国有化”的目标,远不止芯片企业这一个领域。

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已推进过两次“国有化”行动。

第一次行动发生在今年6月。

当时,美国政府批准日本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简称“美钢”)。这场收购的达成,背后藏着美国政府的强硬条件。

为换取特朗普政府的批准,日本方面除了支付149亿美元收购款、承诺追加110亿美元对美投资外,还被迫同意美国政府在美钢持有“黄金股”。

所谓“黄金股”,核心在于掌握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

工厂是否关闭、未来新增投资额度、公司总部搬迁、名称变更等等,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决策,美国政府均有权直接否决,相当于美国政府变相掌控了美钢的主导权。

第二次“国有化”则指向稀土领域——入股MP材料公司。

当地时间7月10日,MP材料正式宣布接受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入股。

交易完成后,五角大楼持有该公司15%的股份,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比创始人利廷斯基高出近两倍,掌握了公司的核心话语权。

而第三次“国有化”的目标,正是前文提及的英特尔等半导体企业。

梳理这三次行动不难发现,特朗普政府的“国有化”始终锁定一个核心方向:战略性行业。

钢铁是工业的“血液”,支撑着基建、制造等关键领域;

半导体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是数字时代的基石;

MP材料公司更是美国唯一在运营的稀土加工企业,在稀土这个领域,美国若想摆脱被中国卡脖子的现状,MP材料是全村的希望。

过去多年,美国政府并非没有扶持过这些关键行业,但效果始终不佳,核心症结在于:企业的商业利益与美国的国家战略利益并不一致。

先看美钢的案例。

新日铁对美钢的收购,早在2023年末就已启动,中间多次停滞,根源在于美国国内的普遍不信任,从政界、媒体到工会,没人相信新日铁收购时的“甜言蜜语”。

新日铁曾承诺,收购后会加码对美钢的投资,不削减任何产能,也不裁员降薪。但美钢近年的经营状况,让人无法相信这份承诺。

数据显示,美钢的营收从2021年的204.45亿美元下滑至 2024年的156.4亿美元,降幅接近四分之一。

利润跌幅更甚,从2021年的41.7亿美元,暴跌至2024年的3.8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更是陷入1.16亿美元的净亏损,未来并不乐观。

股东们不看好前景,才愿意向新日铁出售股份。美钢的困境,源于大部分生产设备是70至80年代采购的,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存在严重的人员冗余,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毫无竞争力。

新日铁接手后,若想扭亏为盈,大概率要降本增效,上自动化设备、裁减冗余人员。

更让美国人担忧的是:新日铁会不会借“降本增效”之名掏空美钢?要知道,收购企业后只保留渠道、抛弃原有人员与产品,本就是商场上的常见操作。

可美钢并非普通企业,其年产能约2300万吨,占美国钢铁行业总产能的25%,是美国三大钢铁公司之一。特朗普若想振兴本土钢铁行业,美钢的健康发展是绕不开的。

如此一来,新日铁的收购意图,便可能与美国的国家利益相悖。正因如此,特朗普政府必须出手干预:不答应让美国政府拥有“黄金股”,收购就别想通过。

对英特尔的“国有化”考量,与美钢逻辑相似,核心矛盾同样是企业利益与国家战略的冲突。

根据CNBC的报道,2025年7月24日,英特尔在一份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表示,可能彻底暂停或终止代工业务。

前文已提到,2024年英特尔巨亏188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再添37亿美元,而最大的拖油瓶,正是其重金押注的半导体代工业务(即芯片生产)。

从前任CEO基辛格到现任CEO陈立武,都曾试图将英特尔的代工部门打造成“下一个台积电”,每年在代工领域的资本支出超过百亿美元。

但巨额投入并未换得足够的回报,英特尔代工业务的市场份额始终徘徊在个位数,与台积电的差距悬殊,盈利更是遥遥无期,得靠公司其他业务输血。

放在以前,英特尔盈利稳定,输血不成问题,但如今公司连续亏损,股东的不满早已爆发,内部要求退出代工业务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所以,今年3月,英特尔推迟了两家芯片工厂的建造计划。

7月24日的文件,意味着英特尔可能退出芯片制造,转而专注于芯片设计与营销。

问题在于,芯片制造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英特尔则是本土芯片制造的龙头。

《芯片法案》很大程度上是为英特尔量身定制的,它拿到的补贴远超其他企业。若英特尔真的退出代工业务,“再工业化”战略无疑会遭遇重创。

因此,美国政府不会轻易允许英特尔退出制造领域。

入股英特尔,便成了为数不多的破局办法,成为第一大股东后,英特尔再想退出代工业务,将不得不优先考虑美国政府的态度。

最后看MP材料。

我们在《美国稀土国产化,为何失败?》一文中讲过,作为美国稀土行业的希望,MP材料公司的发展进度,始终慢得让人着急。

截至2024年,其稀土年加工能力还不到5000吨,远不能满足美国本土需求。而加工能力不足的背后,是美国稀土市场规模有限,且连年缩水,这让MP材料不敢扩大产能。

MP材料80%的营收,来自向中国出售稀土精矿,精矿是初步加工的矿石,含有大量杂质,无法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必须进一步加工才能投入使用。

自美国在稀土领域被中国卡脖子后,美国政府一直希望MP材料能加大稀土加工投入,可MP材料不敢冒险。

若任由MP材料按市场规律缓慢发展,美国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急于破局的美国政府,选择直接出手:从创始人利廷斯基手中收购15%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作为交换,五角大楼也给出了定心丸:

(1)提供1.5亿美元贷款,支持MP材料建造第二家稀土加工工厂;

(2)承诺未来10年,新工厂生产的稀土氧化物由五角大楼 “包圆”采购,且每公斤采购价不低于110美元,即便未来市场价格低于这一标准,仍按110美元执行;

(3)为MP材料对接金融资源,助力其获得高盛、摩根等机构的10亿美元资金支持。

也许,有了多重保障的MP材料,会敢于扩张产能,进而缓解美国的卡脖子困境。

特朗普政府推进“国有化”有其合理性,但这种做法,必然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第一重副作用,是说话不算数,信誉碎了一地。

当初《芯片法案》说好了你们来美国建厂,钱我们补,英特尔、三星都信了,拿着真金白银往美国跑,有的甚至都把前期准备做了大半。

结果,发放补贴时,美国政府突然翻脸:想拿钱?行啊,先让我们入股。

不答应?那有的是办法卡你,这不是明摆着“先画饼、后拆台”吗?企业投资,尤其跨国投资,最看重的就是政策能不能落地、说话算不算数。

现在特朗普玩赖,大家只能认了,可往后呢?

其他行业的资本再看到美国政府的投资邀请时,第一反应怕是“别又被坑了”。

第二重副作用,是这“国有化”,怎么看都像明抢。

新日铁收购美钢,已经掏了149亿美元收购款,还答应再投 110亿美元,结果美国政府非要插一脚,逼着人家答应给“黄金股”。

英特尔亏得快扛不住了,109亿美元补贴是救命钱,政府却拿着这笔钱当要挟,试图一下子成为最大股东。这些操作表面上是入股,实际上就是变相抢劫。

今天能对芯片、钢铁、稀土企业这么干,明天保不齐轮到其他行业。

别说外资会害怕,本土企业也得慌。

当然,美国政府并非看不到“国有化”带来的副作用,只是现实的压力,早已容不得特朗普再走温和路线。

芯片、钢铁、稀土三个行业,是美国“再工业化”基石与国家安全的命脉。

英特尔若退出代工业务,《芯片法案》将沦为一纸空文,美国半导体制造的行业根基,将会崩塌;

美钢若被日本人肆意降本增效,本已处在下滑通道的美国钢铁工业,大概率遭受进一步打击;

MP材料的加工能力若裹足不前,美国在稀土领域摆脱对华依赖便遥遥无期,和中国进行贸易战的底气,就不充足。

放任他们继续按市场逻辑行事,大概率导致美国在战略层面更加被动。而入股和掌控黄金股,即便背负“干预市场”的骂名,却至少能将关键产业握在手中。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份迫不得已,正是美国当前产业困局与战略焦虑的真实写照。



相关文章

  • 美俄峰会有点谈崩了,特朗普为何态度逆转?
    美俄峰会有点谈崩了,特朗普为何态度逆转?

    作者:牲产队长来源公众号:牲产队美俄媾和还是有些谈崩了。特朗普突然态度逆转,支持乌军攻入俄本土。可美俄峰会时,特朗普明明亲自接机普京,两人还一路有说有笑。美乌元首会晤,特朗普还明显帮着普京施压欧乌。现在特朗普为什么又态度逆转,力挺泽连斯基了?调转枪口,硬刚普京,特朗普究竟在打什么算盘?按照英国媒体报道,美俄谈崩的核心因素,是普京提出的四大停火条件。一是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二是乌军撤退,让出整个顿巴斯。三是西方军队不得驻扎乌克兰。四是俄方冻结战线,停火前打到哪,哪就归俄罗斯。普京这四大条件,欧乌都明确拒绝了...

    2025-08-25 07:20:11
  • 特朗普要大搞“国有化”!
    特朗普要大搞“国有化”!

    作者:风雨如歌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当地时间周五,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宣布了一则爆炸性的消息:美国政府已获得英特尔10%的股份,成为了英特尔的第一大股东。此次被纳入入股考量范围的,并非仅有英特尔,三星也在评估之列。在美国这个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特朗普竟然要大搞“国有化”,明显违背了祖宗之法。那么,这一极不寻常举措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一拜登执政期间,为扶持本土芯片制造,美国国会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简称《芯片法案》),计划向芯片生产企业提供总计390亿美元的专项补贴。但...

    2025-08-25 07:20:10
  • 美联储输得一塌糊涂!
    美联储输得一塌糊涂!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为什么会有宫斗?那是因为大家都有力量。王朝帝国里,宫斗最厉害的算东汉,因为大家都是一方豪强,谁也奈何不了谁,争的不是什么狗屁皇帝宠爱,争夺的是帝国的控制权,赢了鸡犬升天,输了九族消消乐。为啥没听说秦始皇的后宫搞宫斗?始皇帝朕即社稷,谁敢废话?等始皇帝死了,留下衰仔秦二世,赵高都能把官场斗了个底朝天,顺带屠了始皇帝的一堆儿子女儿和有名号的老婆。昨天写文章,有人说我格局太低了,把美国的国内斗争看成宫斗。笑死了,这波货也就配玩玩宫斗了,...

    2025-08-25 07:20:08
  • 越南南海疯狂填岛,狂增8.5平方公里,中国如何应对?
    越南南海疯狂填岛,狂增8.5平方公里,中国如何应对?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一岛一前线,南海再起风云!2025年8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最新卫星影像报告,越南在南沙群岛的新一轮填海造岛工程惊人推进。短短几年,累计扩建陆地面积已超过8.5平方公里,新建跑道、港口、仓储和防御设施,属于越南的南海不沉航母群正在形成。这不仅是工程行为,更是精心谋划的战略扩张。南沙正在被越南改造成前沿军事链条,背后隐藏着资源掠夺、军事部署和地缘政治三重逻辑。一、南沙群岛的战略纵深与现实争夺!南沙群岛由750多个珊瑚礁、沙洲和小岛组...

    2025-08-24 14:08:24
  • “巴铁”和美国好了?中国如何应对?!
    “巴铁”和美国好了?中国如何应对?!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巴铁”和美国好了?中国如何应对?!中印最近有互动,美巴有互动,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中巴之间的“谣言”。其实,谣言都经不起推敲。譬如,巴基斯坦向土耳其出卖了中国的五代机技术、无人机技术等。中国连歼-10C的技术都没给巴基斯坦,他哪里来的五代机技术给土耳其?中国也没有给巴基斯坦无人机生产线和技术,巴基斯坦哪有技术给土耳其?非要说土耳其的无人机技术是从中国来的,那也是从沙特那边流过去的嘛,中国只出售给了沙特彩虹系列生产线。关于中巴的谣言是不存在的,但美国和...

    2025-08-24 14:08:22
  • 刚刚特朗普作了个大死,美国大变天!
    刚刚特朗普作了个大死,美国大变天!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刚刚,美国出了个大事,美国联邦政府用巧妙的方法收购了英特尔10%的股份,这个事情将对美国和全球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啥说巧妙的方法呢,其实就是特朗普式的抢劫。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喜气洋洋的说:美国政府没有花任何成本就获得了这些股份,目前市值约为110亿美元。这对美国政府来说是一笔伟大的交易,对英特尔来说同样如此首先我们说一点,美国政府持有企业股份,也并非新鲜事,只是和这一次的性质完全不同而已。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的银行和企业面临崩溃,美国政府急眼了,...

    2025-08-24 14:08:20
  • 乌克兰副外长:泽连斯基准备与普京坐下来讨论领土问题
    乌克兰副外长:泽连斯基准备与普京坐下来讨论领土问题

    【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乌克兰真理报》和“今日俄罗斯”(RT)报道,当地时间8月22日,乌克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谢尔盖·基斯利察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表示,美西方正在就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起草草案,且乌总统泽连斯基准备与俄总统普京讨论领土问题。当地时间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国旗日讲话中重申,乌克兰不会将自己的土地交给“占领者”。在接受NBC采访时,基斯利察谈到了西方对乌克兰的...

    2025-08-24 09:11:14
  • 美国斥巨资在非洲打造“抗中”走廊,项目CEO却坦言:我们离不开中国
    美国斥巨资在非洲打造“抗中”走廊,项目CEO却坦言:我们离不开中国

    【文/观察者网 齐倩】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在非洲大力推进“洛比托走廊铁路”项目,将之视作“村里的希望”,希望借此对抗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该项目涉及修复从安哥拉洛比托港到与刚果(金)接壤的卢奥的1300公里铁路,以打造一条关键矿物的贸易路线。但据香港《南华早报》8月23日报道,负责维护、运营该铁路项目的洛比托大西洋铁路公司(LAR)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富尼耶表示,他们是“一家纯粹的商业实体”,没...

    2025-08-24 09:11:10
  • 新之对话施洋、龚志伟:日本八纮一宇塔上的238块中国文物,应该还回来!-龚志伟、施洋、新之AKIRA
    新之对话施洋、龚志伟:日本八纮一宇塔上的238块中国文物,应该还回来!-龚志伟、施洋、新之AKIRA

    8月15日,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观察者网当天特别策划了《南京照相馆》线下观影活动,并围绕影片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活动现场,主持人新之、观察者网军事新闻主编施佬,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龚志伟,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电影的解读与思考。现场观众也积极参与,踊跃表达了各自的观影感受与见解。8月15日,观察者网特别策划《南京照相馆》线下观影活动 新之:说得非常有触动。您刚才提到战争可以分为军事行为与非军事行为,这让我想到电影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反派角色伊...

    2025-08-24 09:10:52
  • 殷之光、李煜华:“照此良方,西方今日=发展中国家明天”,还好历史并未如此展开
    殷之光、李煜华:“照此良方,西方今日=发展中国家明天”,还好历史并未如此展开

    20世纪80年代,发展理论曾面临危机。美苏两个阵营冷战对抗中诞生的现代化理论、欠发达理论等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风靡世界,在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却遭到质疑。此外,苏联推动的社会主义国际化发展构想,也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尾声。世界在20世纪末面临该向何处去的迷茫。正是在这个理论与实践双重迷茫的时代,作为对自身经济危机的回应,英美开始大力推动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政策。正如英国首相撒切尔著名的“别无选 然而,经典现代化理论把欧美先发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现代化道路看作世界公认的模板,把它们的发展经验奉为圭臬,在目标...

    2025-08-24 09:10:39